2008年5月10日星期六

直接补贴为好

  

  听过一个故事,是一位副部长说的。说在西部搞退耕还林,国家对失地农民有补贴,做法很简单:财政部给根据失地农民的名单,给每人在银行建立一个账户,钱直接打到账户上。这件事情引起了地方政府的反弹,言之凿凿曰:中央对地方不信任。

  听过这个故事,大概可以得出下面这么两条:1.从中央点对点对个人或者家庭发放补贴的技术是存在的。2.地方政府绝对不是做把中央的钱转一下手发到农民手里这么简单。如果真是这样,财政部那么做地方政府高兴才对,省了这么多麻烦,这里面雁过拔毛才是真。

  中央政府对低收入人群的关注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政策走向,这意味着在未来转移支付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大。按照我的理解,中国过去的转移支付有点不对称-收税的时候,理论上是谁收入多谁多缴税,至于执行的如何是另外一回事,换句话说直接征税的时候多。但是补贴的时候却是间接补贴为主,主要是扭曲价格:粮价贵了,就压低粮价;房价贵了,就出限价房;学费贵了,就规定大学不许涨学费;当然,执行的如何还是另外一件事情。

  这种间接补贴在两个意义上说,很难成为一种有效的补贴方式。

  首先这种补贴很缺乏针对性,粮价压低,当然让那些低收入家庭得益,但是那些饭店酒楼也一样得益。更何况,粮价走高通常是因为粮食供不应求,人为压低价格只会使得这种情况更加突出。经济适用房不知道现在搞得怎样,但是根据观察,过去经济适用房大部分的便宜都被有门路的人占了。总之,扭曲价格是不针对个人的,因此扭曲价格的补贴方式就是补贴所有人,这样做是很缺乏效率的。(你也许会问,为什么不可以补贴所有人?政府的钱都是收税收上来的,政府不可能净补贴所有人,羊毛是出在羊身上的。政府能做的是转移支付,也就是从一些人头上收钱发给另一些人。)

  其次,只要有价格扭曲,就存在套利的人,就滋生腐败。套利和腐败的极端情况是让全部的补贴被套利和腐败的人吃掉,被补贴的对象完全拿不到。一件不是空穴来风的事情就是当年用保护价收购粮食的时候,农民实际拿到的价格还是市价(低于保护价),国家出的价格是保护价,差价全被粮食商人,粮库和粮食局的人拿走了。现在的情况好像是反过来,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高,国家试图保持粮价低于国际价格,换句话说国家在亏本卖米,我能想象出中间商可以把这些补贴全部吃掉的情形,当然具体这些补贴会被吃掉多少还要看执行了。想到这些,主要是看到最近关于安徽空粮库的报道,又让我想起了那些粮耗子。

  从我一开始写的那件事情看,国家现在已经完全有技术点对点的发钱了。直接划个线,往老百姓头上打钱,也许会有多发漏发的可能性,但我相信这么做比起通过很多不可靠的中间人完全没有目标的撒钱,要来得有效率的多。

  中国迟早是需要一个点对点的收税和发补贴的体系的,不如趁早做起吧。做这个体系可能很花钱,但是这个体系能省下的应该远比其耗费的要多。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