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7日星期三

涨价就是涨价

  

  这个世界上有千万种理由为什么东西会涨价。但是,对一个每天去菜场买菜的主妇而言,这些理由完全不重要。她不需要区分什么叫全面涨价什么叫局部涨价,如果花同样多的钱买不到同样多的东西,她的实际生活质量就在下降。对老百姓而言,此通货膨胀非彼通货膨胀的辩解是毫无意义的,咬文嚼字,变换概念改变不了人们手中的货币购买力下降的事实。

  诚然,从政策制定的角度,弄清通货膨胀的根源是至关重要的。不弄清根源,就无从对症下药。如果真的像有关方面说的,此次通胀是价格的“结构性上涨”而非“全面上涨”,那就得赶快让老百姓见识一下“结构性上涨”和“全面上涨”的区别。从一年前猪肉价格暴涨开始,中国的价格已经“结构性上涨”一年并有继续上扬的趋势,如果“结构性”的涨上两到三年,那所有的这些概念游戏都会成为笑话。

  没错,全球很多国家都在通货膨胀的煎熬中,美国的通胀率已经走高并处于继续走高的阴影中,俄国,越南,阿根廷还有委内瑞拉的通胀率已经是两位数,更不要说已经发行千万元面额钞票的津巴布韦。这也许说明通胀是个全球性问题而不只是中国一个国家的问题,导致通胀的因素是全球性的而不是中国自身的。但这恰恰告诉我们,此次通胀不那么简单,这根本就是“全面上涨”,“内忧外患”,需要严肃对待,不是一句“结构性上涨”就高枕无忧了的。更何况,各国通胀率的不同也显示出了,即便在全球性的粮价和油价上涨的浪潮中,不同的应对还是能够得到非常不一样的效果的。欧洲中央银行在次贷危机面前仍然紧守通胀底线,在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并未急剧降息,从而保持了欧元区目前相对更低的通胀率。而俄罗斯央行在大量石油美元涌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卢布汇率到的相对稳定,其结果是通胀重返两位数并有继续冲高的迹象。中国不像欧美有经济衰退的担忧,因此可以更果决的加息,至少也应该让真实利率变正。还有就是人民币升值,相对正在自由下落的美元升值已经没有意义,是要相对其它主要世界货币升值。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升值,俄罗斯就将是前车之鉴。

  中国没有发达国家相对好的社会保险体系,欧美对低收入人群都有大量的补贴,特别是食品消费,因此中国必须在抑制通胀的问题上做得更好。近3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高通胀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不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曾经经历过三次高通胀:第一次是1985年,通胀首次达到了两位数,随后在 1986年就发生了全国性的学潮。第二次是在1988年,通胀率超过20%,全国发生抢购风潮,第二年春夏之交又发生了政治风波。第三次的高通胀发生在 1993-1994年间,那一次通胀让中国老百姓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房地产泡沫。此时此刻,我们的通胀正在重新冲向两位数,在收入分配差距已经不是前三次通胀可以相比的当前中国,“结构性”上涨很难说不会带来“全面性”的问题。

  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对待通胀,温和就意味着纵容,而价格每涨一分,老百姓的福利就损失一分。政府不应再在通胀的定义上绕圈圈,这完全不重要。正视问题,更果断的行事才是关键。
  

没有评论: